青稞,在藏语中称为“乃”。也叫裸大麦、米大麦、元麦、淮麦,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,因其内外颖与颖果分离,籽粒裸露,故称裸大麦。
青稞的历史中国早在西周以前(公元前年)就有栽培大麦的史证,以六棱大麦为主。
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西北干旱沙漠地区。高原人经过选择、驯化和栽培,把野生普通大麦培育成了青稞,并成为当地人民的粮食和马饲料。
据科学考证,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青稞的地区。其实,青稞是青藏高原人民给青性裸大麦起的名字,在我国其他地方,则叫元麦、裸大麦或裸麦。
由于其适应性广、抗逆性强、产量稳定,种植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。现今主要分布在西藏、青海、四川省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、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等部分地区。
青稞是一种很重要的高原谷类作物,耐寒性强,生长期短,高产早熟,适应性广。
青稞是特别耐寒的作物,是青藏高原一年一熟的高寒农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。在海拔米以上的局部高海拔高寒地带,在广袤的草原深处,裸大麦是唯一可以正常成熟的作物,是谷地、湖盆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。
青稞作为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,其营养成分也较水稻、小麦、玉米为高,是食用、饲用、酿造及药用兼用的作物。
在粮食作物中,青稞具有高蛋白质、高纤维、高维生素、低脂肪、低糖等特点。
其蛋白质含量为6.35%~21.00%,平均值为11.31%,高于小麦、水稻、玉米。
淀粉含量为40.54%~67.68%,平均值为59.25%,普遍含有74%~78%支链淀粉,有些甚至高达或接近%。
粗脂肪为1.18%~3.09%,平均值为2.13%,比玉米和燕麦低,但高于小麦和水稻。
它还含有降胆固醇作用的油酸、亚油酸、亚麻酸等;可溶性纤维和总纤维含量均高于其它谷类作物;青稞富含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C等;所含微量元素钙、磷、铁、铜、锌、锰、硒都高于玉米;其中,铁的含量高于小麦、水稻。
青稞含有18种氨基酸,尤以人体必需氨基酸较为齐全。经常食用以青稞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,对补充机体每日必需氨基酸的需求有重要意义。
青稞性平、味咸,归脾经、胃经、大肠经,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淀粉、维生素B,具有补脾养胃、益气止泻、壮筋益力、除湿发汗的功效,适合脾胃气虚、倦怠无力、腹泻便溏者食用。
青稞所含膳食纤维含量达16%,其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9.68%,可溶性膳食纤维6.37%,前者是小麦的8倍,后者是小麦的15倍。
膳食纤维具有清肠通便,清除体内毒素的良好功效,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。
每g青稞面粉中含硫胺素(维生素B1)0.32mg,核黄素(维生素B2)0.21mg,尼克酸3.6mg;维生素E0.25mg。这些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发育均有积极的作用关系。
微量元素,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无机元素钙、磷、铁、铜、锌和微量元素硒等矿物元素。
硒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而且是该组织唯一认定的防癌抗癌元素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